為落實北京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任務部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EON4代理於4月7日(周三)下午14:30,組織師生參加市委教育工委聯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打造的“首都百萬師生同上一堂黨史課”系列網絡公開課活動,以“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鑄就的偉大精神”為主題👩🏽🔬🛣,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進行了細致講解。
全體學生及輔導員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和“學習思政課”APP收看了直播,本次直播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炳林教授主講。
王炳林教授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在學術方面頗有研究👶🏽,曾出版著作1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8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主講的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通過這次課程🐴,EON4代理的師生們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鑄就的偉大精神的認識,革命理想精神、建設創業精神、改革開放精神……黨的偉大精神體現著黨的先進性,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因此💂🏼,在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弘揚黨的偉大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黨課觀後感
車欣彤(預備黨員)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永遠挺立潮頭👺。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首都全體師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發揚黨的光輝精神📁,在黨的一百年之際,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鑄就的偉大精神,勇於跟上時代腳步,做新時代的新青年。
孔夢陽(共青團員)
奮鬥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10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奮鬥史。在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𓀈,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永遠保持奮鬥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申翊茗(共青團員)
這100年,我們黨創造的輝煌業績舉世矚目🫕,形成的偉大精神影響深遠。站在歷史新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深入把握黨的偉大精神的科學內涵🙋🏿♀️,結合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進行豐富升華👐🏼🧑🏻🌾,把弘揚這些偉大精神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使其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劉昕格(共青團員)
此次的黨史課是一次精神與思想的洗禮☂️,加深了我對黨史的了解,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黨員的責任與使命🧑🏻🦲。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的概括雖是幾句簡單的話,卻包含著它鮮明的階級性,無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永不衰落的先進性🚧,以民為本的宗旨🧘🏿♀️。通過此講的學習,我明白了中國工人階級始終是黨的階級基礎🤼,雖然來自社會其他階層的黨員總數多於工人階級本身🕵🏽,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並不會改變🧜🏽♀️⏬,黨的性質也不會改變🏌🏻,吸納社會各方面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分子對於我們黨的工作覆蓋面的拓展以及群眾基礎的擴大都是有利的👖,這其實是我以前沒認識到的,也是我今晚比較大的收獲🧘🏻♀️。是啊🔆,我們的黨是與時俱進的,它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它是帶領我們穩步發展的政黨,它是優秀的⏏️🗂,無以取代的😳。
我從視頻中深受激勵與鼓舞,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困難、永不放棄。
胡驥(共青團員)
歷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劑。我們應當從具體的歷史學習中🎶,領悟到背後一以貫之的一個“理”🚘,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真學、真信、真踐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偉大復興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的艱苦奮鬥🥛,像"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時代楷模焦裕祿等先輩正是有著艱苦卓絕、不辭辛苦的優良品質🌤,懷揣著為國奉獻的使命感,也使我們後輩有路可尋🚕,使我們明白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繼續秉承鐵人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磨礪自己🧙🏿♂️、奉獻自己。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政治優勢,是我們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共創美好新生活的不竭動力。EON4代理的師生們將會繼續傳承並發揚黨的偉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弘揚科學發展的人文精神🏌️♂️,也堅持統籌兼顧的和諧精神,堅持尊重規律的理性精神和改革開放的創新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